儿童美术活动中的有效引导
- 分类:博雅论坛
- 发布时间:2023-04-14
儿童美术活动中的有效引导
- 分类:博雅论坛
- 发布时间:2023-04-14
儿童美术活动中的有效引导
9 1制作厂 石冬梅
一、&苍产蝉辫;幼小阶段美术领域教学依据
幼儿园与小学存在的物理与文化意义上的“边界”,即幼儿园和小学在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课时安排、学习任务、环境布置等方面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要求与样态。而幼小衔接就是连接边界的纽带。
浅显的看待幼小衔接,这是一个时间段,一个孩子在幼儿园大班的下期到小学一年级的上期。是幼儿,也是学生,是同一批孩子的不同时段,是幼儿到学生的角色调整。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的教育建议“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作,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不用成人标准评判幼儿,不为追求“完美而千篇一律的训练,支持幼儿的自主艺术活动,我的理解是保护天性的适当引导。
《2022年艺术课程标准》一年级中有了任务要求和学业要求,第一学段的五项学习任务一年级是要注重引导学生感知身边的美,表达自己的情感,想象,理解,激发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肯定和接纳他们审美感受和表达方式,对其欣赏方法给予实时适当的指导。我的理解是接纳天性的有效指导。
无论是教育建议还是要求,对于既是幼儿又是学生的幼小衔接期间的孩子美术活动就是在理解、接纳、肯定中通过引导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为其播种美的种子。
二、美术活动的有效引导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对处于幼小衔接的美术活动既要明确《指南》原则,也要兼顾《课标》要求,既不拔高也不降低。
一)契合儿童身心发展情景化教学
“一切为了儿童,为了一切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这是幼儿艺术教育的教育理念,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人,他具有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权利,成人应当尊重和珍视这种精神生活。不应将成人文化无条件地强加给儿童。
美术活动首先以顺应儿童的发展前提,以儿童为中心,为儿童的个性自由发展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教学形式也应当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体现在教学中,教学设计应情景化,教学活动应游戏化。
以课例《小鱼游啊游》为例
老师做为鱼妈妈带小鱼感受池塘中荷叶与小鱼完成一幅《鱼戏莲叶间》是教学设计情景化的体现,这样的情景化教学在小学也是运用得非常多的,尤其是一二年级在创设情境,游戏引导下 学生做中学,学中做。
在《创意格子画》一课中老师的着装就是本课的创意来源蒙德里安的作品的衍生品,这样真实的直观的情境化让儿童对高难度的几何抽象画产生亲近感,儿童可能因为对这些物品的好奇,对老师的喜爱而对超越他们认知的艺术作品产生热爱,这是美术教育最大的成就。
美术的学科特色一定会涉及技能的学习或自主创作,结合《指南》《课标》这个阶段的技能学习并非狭义的能画画和能做手工,更多指向是交流讨论美的感受,分享交流艺术作品,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等等,这些只有在丰富的活动中才能获得,游戏设置能帮助我们很好的达成这一目标,就作品分享环节来说,我们常用的是自评,互评,师评的方式,评价方式的情景化游戏化如作品拍卖、颁奖仪式等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分享,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二)融入儿童生活经验体验式教学
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只是缺少发现。”社会、家庭、自然环境随时都是美术教育的极好素材。在美术教育中渗入儿童日常生活的内容,把美术教育与儿童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儿童在体验、感受生活的同时得到美的熏陶,是对儿童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最好的提升,只有儿童对生活、对大自然拥有热爱之情才谈得上审美意识的形成,总之儿童美术教育应来自生活,贴近生活。体验就是去实践,去感受,最好的体验式教学一定是融入儿童生活经验的感知。
《在小鱼游啊游》一课中,在画荷叶、小鱼绘画方法引导上, “左半圆有半圆一片荷叶圆又圆”的儿歌引导画荷叶的步骤和方法,是基于幼儿生活中见到过圆圆的荷叶,在画小鱼的时候,国画的特点是太像媚俗,不像欺世,老师并没有强调小鱼的尾巴,孩子提出对于玛雅尾巴的质疑,来源于儿童平时生活中观察积累,这时我们首先应该对儿童的大胆和思考给与肯定,不刻意的强调应该如何画,老师用很巧妙的一句话这是老师一派的画法,小朋友可以有自己的画法也是不错的,既有教也有引。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创意格子画》一课中,儿童能创作出蒙德里安风格的作品比如:裙子,汽车,房子等等,是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有重要的一环,图片欣赏时为儿童积累了经验引导他认为格子还可以画在这些物品上,第一个回答想把格子画放在哪的孩子讲到的车子,房子是刚刚在图片中欣赏到的,后面几个孩子的回答就不拘泥于老师提供的欣赏图片,有了滑梯,手榴弹这样的拓展,儿童思维的发散是今天的欣赏和日常生活的经验为创作提供的素材,从教学效果来说这个欣赏的环节节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是非常成功的,设想如果没有这些实物图片的欣赏,儿童对抽象的、几何化的色块、线条如何转化为美术元素,进行自主创作形成美术作品?
叁)遵循学业质量标准多元化评价
《课标》中在该学段是以欣赏身边的美为起点到参与造型游戏活动充分说明对美的意境的追求是一切艺术的起点和目的。
在学业质量描述中第一学段是把义务教育美术学科四大领域的欣赏评述放在首位的,我们可以理解为会欣赏,能评述,愿分享,可交流的审美感知是衡量该学段的学业质量的重要指标。
教学中的多元评价体现在老师语言评价,肢体评价,表情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发现儿童的闪光点,通过层层递进,全面走心的真实有效评价促进儿童学习动力。
比如老师在引导儿童认识荷叶形状时提问“请大家观察一下,荷叶是什么形状的?”有儿童马上就七嘴八舌的说“圆形的”,对于这类较为简单学生能很快回答的问题,老师通过一个点赞的手势给予肯定就完全能达到评价作用。
如果此时老师想要进行学习习惯的引导可以这样引导,“你们的观察力真棒,一下就发现了荷叶是圆形的,要是先举手再发言就更厉害了”,既激发了儿童观察表达的欲望,又规范了学习行为。
如果此时老师想要进行深入的探究活动可以这样引导“你们都有一双火眼金睛,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圆一样吗?一边问一边做举手的手势”通过追问促使儿童更仔细的观察,老师的肢体语言也是在进行学习行为的引导。
由于美术教育结果的感性特征,要更关注学生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对于幼儿转向学生的形成的学习态度会影响儿童未来几年乃至更长期的学习与发展,引导儿童在美术活动中端正学习态度,有规则意识的“玩”是我们老师教学中重要的部分。
美术活动中会涉及到很多的美术工具,何时拿,放何地,如何用等等都是需要老师引导的,工具多,步骤多,儿童的听话习惯更倾向有节奏,有韵律的儿歌,把这些要求简化提炼用儿童画的语言形成短而上口的儿歌有利于儿童学习规范的养成。
比如老师示范时“小眼睛,看黑板”,用完工具后“我把毛笔送回家”,荷叶的画法“左半圆,右半圆,一片荷叶圆又圆”,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进行学习要求的规范,在一次一次的念诵中儿童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
尽管一年级的任务要求和学业要求中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并无过多要求, 但是我们也都深知艺术的修养一定的日积月累的沉淀,因此对学习效果的引导也是尤为重要的。
&苍产蝉辫;在美术活动过程中老师要在儿童想象力,观察力,专注力,表现力等方面进行肯定的引导,帮助儿童树立信心,专注创作。
《指南》中说不以成人标准评判幼儿,《课标》说一年级要多鼓励,于是我们在评价学生作品时有了太多束缚,让老师在这个环节往往成了无话可说,欲言又止。善于欣赏儿童作品,感受儿童画味是美术老师要修炼的基本功,“画的真好,太棒了,画得真漂亮”这样简单笼统的评价会让儿童产生迷茫失去绘画激情。
从美术学科专业方面老师可以从兴趣、想象、线条、色彩这四个方面进行引导,这时老师一定要站在儿童的视觉看待作品,才能发现那些稚拙的笔触之美,而给与学生的肯定要细化而具体,
比如评价美术作品中的线条,老师要善于发现大胆运笔,线条流畅的儿童作品让其分享绘画方法,分享过程中儿童也积累了绘画方法,学会了欣赏。
但是由于儿童手腕和手指的力量很小,知识范围小,认知不全面,思维方式简单,他们会用最简单的形式代替复杂的对象,老师可以通过观察他们的绘画过程,交流想法,感受他们的表达从想象力方面进行肯定和引导。
幼小阶段的儿童幼儿也是学生,是人生初期面临的重要转折,是一次关键性的角色转化,幼儿园平稳顺利的过渡到小学是儿童未来终生发展的一块坚石,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者的双向奔赴。
推荐新闻
CONTACT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OFFICIAL ACCOUNTS
公众号
欢迎关注我们的官方公众号
中学公众号
小学公众号
幼稚园入园小助手
参观咨询
ONLINE MESSAGE
在线留言
Copyright @ 2022 9 1制作厂 版权所有